通信世界網消息(CWW)9月18日晚,一則重磅消息引發(fā)全球芯片產業(yè)震動——英偉達宣布將以每股 23.28美元的價格,斥資 50 億美元認購英特爾普通股。交易完成后,英偉達將持有英特爾約4%的股份,超越道富集團,成為繼美國政府、貝萊德、先鋒領航集團之后的英特爾第四大股東。受該消息提振,英特爾股價大漲27%。
此次英偉達與英特爾的合作,被業(yè)界視為可能“改變游戲規(guī)則”的事件。雙方不僅在資本層面將兩大芯片巨頭緊密相連,更在技術和生態(tài)領域邁出重要一步。不過,該項投資仍需獲得監(jiān)管批準,后續(xù)能否順利落地尚待進一步觀察。
劍指500億藍海市場
根據合作協議,英偉達和英特爾將共同開發(fā)多代定制數據中心和PC產品,以加速超大規(guī)模計算、企業(yè)級和消費級市場的各類應用與工作負載的處理。
在數據中心領域,英特爾將打造英偉達定制x86 CPU,這些處理器將被集成英偉達AI基礎設施平臺中,并推向市場。黃仁勛透露,這類產品的開發(fā)已進行近一年,涉及三個架構團隊的緊密協作,預計將占據數據中心CPU市場的相當份額。
在個人計算領域,英特爾將面向市場推出集成英偉達RTX GPU芯粒的x86系統(tǒng)級芯片。這款全新的x86 RTX SoC將用于驅動需要先進CPU與GPU集成解決方案的各類PC產品,為AIPC時代提供關鍵硬件支撐。
在發(fā)布會上,黃仁勛表示,“我們正在開發(fā)革命性的產品,目標是年營收將近500億美元的市場。”這一估值包含上述兩大核心領域:規(guī)模約25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CPU市場,以及年銷量1.5億臺的高性能PC市場。
而打造定制化產品的背后,是英偉達的NVLink互聯技術與英特爾x86架構的深度融合,技術互補構成了雙方相互拓展生態(tài)的基礎。英特爾在CPU領域數十年積累的x86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與英偉達在AI加速計算和GPU技術方面的領先優(yōu)勢十分契合。雙方將通過英偉達NVLink技術實現架構無縫互連,為企業(yè)客戶提供兼具性能與兼容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。
值得關注的是,英特爾代工會為合作開發(fā)的產品提供CPU和包括Foveros 3D和EMIB技術在內的先進封裝服務,但并不涉及英特爾代工業(yè)務。黃仁勛表示,英偉達與臺積電的合作伙伴關系保持不變,與英特爾的合作在制造方面不是替代關系。不過,陳立武也在會議中特別提到:“我們在18A、14A制程節(jié)點上持續(xù)進步,未來會評估是否適合英偉達的代工需求?!蹦壳坝⑻貭?8A制程已進入風險試產階段。
英特爾迎來黃金拐點?
英特爾,這家成立于1968年的硅谷傳奇企業(yè),曾在科技發(fā)展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。但隨著科技風云轉換,英特爾逐漸失去往昔風采:在工藝制造方面落后于競爭對手臺積電,并將其在人工智能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機會拱手讓給了英偉達。
英特爾2025財年第二財季財報顯示,其營收為129億美元,同比基本持平;應占凈虧損為29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的16億美元,同比擴大81%。英特爾的頹勢尚未完全止住,但呈現企穩(wěn)跡象。
近期,英特爾獲得多項資金支持,軟銀向英特爾投資20億美元,美國政府向英特爾投資了90億美元,加上此次英偉達的50億美元,有助于英特爾徹底擺脫財務危機,同時能夠支持英特爾代工業(yè)務的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值得關注的是,與前兩次注資不同,作為AI時代最核心的公司之一,英偉達的投資代表了技術和戰(zhàn)略層面的雙重認可。華爾街分析師將此舉定義為一次“巨大的信任投票”,認為其將英特爾“重新帶回AI競賽的中心舞臺”。
eMarketer亦分析指出,此次合作不僅穩(wěn)固了英特爾短期經營,還為英偉達帶來技術、代工渠道及監(jiān)管壓力緩解;同時有望為英特爾注入新技術、信譽與活力,而英偉達則以較小代價獲取戰(zhàn)略利益。
大佬抱團,AMD破防?
當前,異構集成正從“概念”走向“主流”,徹底改變芯片設計與封裝范式。英偉達與英特爾的合作,正是異構計算的典范——AI加速芯片與x86 CPU的無縫結合。這種模式通過在單一系統(tǒng)中整合CPU、GPU、ASIC、FPGA等不同類型的處理器,實現性能與效率的最優(yōu)化。
當前芯片市場中,AMD是唯一同時與英特爾、英偉達競爭的芯片制造商。其長期優(yōu)勢在于:雖英特爾CPU獨占鰲頭,英偉達GPU供不應求,但AMD兩者兼?zhèn)?,且擅長將二者集成于同一芯片,這也是其近年來持續(xù)蠶食兩家企業(yè)市場份額的核心競爭力。
因此,此次合作后,“英特爾CPU+英偉達GPU”的組合將對AMD的產品線構成直接挑戰(zhàn),并可能延緩ARM架構在服務器領域的替代進程。華爾街分析師指出,ARM可能會損失一小部分市場份額,而AMD的潛在損失可能會稍大一些。
至于英偉達和英特爾共同開發(fā)的產品什么時候推向市場,TrendForce分析稱,從概念的量產大概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。由于合作需要跨SoC設計、確定性能和功耗目標、結合Foveros和EMIB 等封裝技術、以及軟件堆棧進行深度集成,所以并沒有那么輕松??紤]到雙方從2024年就開啟了合作,預計首批產品會在2027年末至2028年初亮相。
- QQ:61149512
